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4月22日 被检测为删除。
被微信屏蔽
“ 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怀特海
文 | 张是之1
风高月黑夜,杀人放火天。先知先觉的乌龟大师告诉浣熊师傅,太郎要越狱,即将引起江湖上一场腥风血雨。浣熊连夜派鸭子专员视察铁锁加身、重兵看守的太郎,却不曾想鸭子掉落的一根羽毛给了太郎机会。太郎用尾巴卷起羽毛开启铁锁,大开杀戒,成功越狱。《功夫熊猫》的故事自此开启。
电影中有句经典台词,"One often meets his destiny on the road he takes to avoid it". (子欲避之,反促遇之。)乌龟大师的预言,从一开始就构成了行动和故事的一部分。
心理学上曾经有过一个著名的实验——罗森塔尔效应(1968)。在一项双盲实验中,罗森塔尔从一所小学的六个年级中各选了三个班,并向任课老师说根据自己对学生的测验,估计在这一学期里将会有一些人表现出较大的进步,同时他还公开了这些人的名字。
8个月之后,他对这些学生再次加以测验,结果发现,被公开的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进步,老师对他们在品行方面也做了较好的评价。在对这个结果加以解释的时候,罗森塔尔指出:由于教师的期待不同,所以他们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方式也不同,而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下,也往往会顺着老师的期望发展。
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这个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Robert K. Merton)提出: "a false definition of the situation evokes a new behavior which makes the original false conception come true.”(一个对情境的假想定义引起了一种新的行为,而这一行为却让最初假想的情景成为了现实)。
简单讲,「自证预言」就是如果热门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其原本并不见得一定会发生),那么这件事情最终真的会发生。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真假正误,都影响到了人们的行为本身,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
2
众所周知,自秦统一中国以来,我们进入的并不是封建社会,而是「家长制」的社会。家长制社会的特点是「威权」和「权威」,虽然清朝灭亡标志着旧社会的崩塌,但家长制的文化并未因此改变,正如我们教育中常见的「权威」现象。
小学的「权威」,是雪融化了,不能回答是春天,标准答案只能是水。
中学的「权威」,是提炼中心思想、挖掘作者寓意。高考语文阅读题,原文作者都无法正确回答出标准答案,文章作者被出题者的想象打败。[注]
大学的「权威」,是把学校进行分类,「985+211的大学」、「211大学」,以及其他。从中学迈向大学的高考,不是在选拔人才,而是在把人进行分类,名校、普通大学,重点、非重点,或者直接工作。归入名校的脸上有光,进入普通大学的略感失落,落榜或者没有参加高考的学生则默默承受。
名校自然有名校的优势,这不可否认,但名校并不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全部必要条件。政策所确立的分类规则,美其名曰追求教育公平,但教育公平本身就是一个无法清晰定义的模糊说辞。
一些省份生源竞争激烈,本科二批的分数线甚至是某些地方的重点线。相同的试卷,相同的分数,有的地方上的了重点名校,有的地方却只能读专科。
这个不公平的历史久远,不过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原本成绩更高、学习能力和基础都不错的学生,接受命运的安排,进入非名校的普通大学后,大部分人毫无保留地遵从了来自「权威」的定义和归类,大学是普通的、专业是一般的,未来是迷茫的。从此开启「自证预言」的模式,失去斗志,浑浑噩噩,不思进取。
3
追求公平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小习惯了相信权威的孩子和家长,轻易就再次相信了「权威」,相信高考和大学就把人划分为「三六九等」。
假如你是山东的一个考生,分数在当地可能刚过本科线,在有的地区则完全可以进入重点大学。而以你的学习能力和基础,也是完全有能力完成重点大学学业的。但「权威」根据政策告诉你,你只能上普通大学。很多人就认了,于是就忘记了自己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其实丝毫不比那些重点大学的同届学生差,也就放弃了自己成为「重点」的机会和信心,也放弃了继续努力。最后自证预言,「你说我不行,我就是不行」。
只有少数人没有迷信权威,被权威所困扰,而是坚信自己的优秀,没有被学校、专业所羁绊,坚持学习、努力成长。很多成功者的优秀,并非师出名门,更多是靠自身的努力,有的甚至连文凭都没有。
我们今天并不缺乏自学成才的正面教材,他们不光自学,而且是终生学习。有的虽然没有迈进大学校门,但他们对于学习的态度和坚持,所达到的高度,自己就成了值得别人学习的一所「大学」。
一般大学四年下来,大概总共50门左右的课程,其中还包括很多没用的、甚至内容值得商榷的课程设置,将来能用到的教科书知识其实十分有限。
怀特海说,「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比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知识的学习来塑造能力,这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教育的本质,是自我成长。学校教育,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让孩子学会怎样自我成长。
教育公平,听上去很美好,实际上说不清理还乱。在家长和社会普遍有名校情结、名校资源行政垄断下制造的一剂毒药便是——自我认知的严重低估。这恐怕比教育公平问题还要严重,因为它隐藏地更深,家长和学生们更不易察觉,危害也更大。
家长们,是不是该醒醒了?
2016.05.20 注释:2011年6月9日,《中国周刊》总编辑助理林天宏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友人来电,说今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的现代文阅读,用了我几年前的一篇稿子。好奇心起,找来试做了一下,对照标准答案,能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数。出题老师果然名不虚传,把作者本人都打败了,幸好我当年没落在你手上。”(http://bj.xdf.cn/publish/portal24/tab13076/info631957.htm)
2016年第 25 篇原创文章。关注后回复「狗血」给你看世界如何狗血。
经济观察、教育读书,总会让你不虚此行。 认识自己,理解世界一起学习有意思的经济学 每天都在进步,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我的微店
其他
教育公平之下有毒药
文 | 张是之
电影中有句经典台词,"One often meets his destiny on the road he takes to avoid it". (子欲避之,反促遇之。)乌龟大师的预言,从一开始就构成了行动和故事的一部分。
心理学上曾经有过一个著名的实验——罗森塔尔效应(1968)。在一项双盲实验中,罗森塔尔从一所小学的六个年级中各选了三个班,并向任课老师说根据自己对学生的测验,估计在这一学期里将会有一些人表现出较大的进步,同时他还公开了这些人的名字。
8个月之后,他对这些学生再次加以测验,结果发现,被公开的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进步,老师对他们在品行方面也做了较好的评价。在对这个结果加以解释的时候,罗森塔尔指出:由于教师的期待不同,所以他们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方式也不同,而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下,也往往会顺着老师的期望发展。
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这个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Robert K. Merton)提出: "a false definition of the situation evokes a new behavior which makes the original false conception come true.”(一个对情境的假想定义引起了一种新的行为,而这一行为却让最初假想的情景成为了现实)。
简单讲,「自证预言」就是如果热门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其原本并不见得一定会发生),那么这件事情最终真的会发生。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真假正误,都影响到了人们的行为本身,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
小学的「权威」,是雪融化了,不能回答是春天,标准答案只能是水。
中学的「权威」,是提炼中心思想、挖掘作者寓意。高考语文阅读题,原文作者都无法正确回答出标准答案,文章作者被出题者的想象打败。[注]
大学的「权威」,是把学校进行分类,「985+211的大学」、「211大学」,以及其他。从中学迈向大学的高考,不是在选拔人才,而是在把人进行分类,名校、普通大学,重点、非重点,或者直接工作。归入名校的脸上有光,进入普通大学的略感失落,落榜或者没有参加高考的学生则默默承受。
名校自然有名校的优势,这不可否认,但名校并不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全部必要条件。政策所确立的分类规则,美其名曰追求教育公平,但教育公平本身就是一个无法清晰定义的模糊说辞。
一些省份生源竞争激烈,本科二批的分数线甚至是某些地方的重点线。相同的试卷,相同的分数,有的地方上的了重点名校,有的地方却只能读专科。
这个不公平的历史久远,不过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原本成绩更高、学习能力和基础都不错的学生,接受命运的安排,进入非名校的普通大学后,大部分人毫无保留地遵从了来自「权威」的定义和归类,大学是普通的、专业是一般的,未来是迷茫的。从此开启「自证预言」的模式,失去斗志,浑浑噩噩,不思进取。
假如你是山东的一个考生,分数在当地可能刚过本科线,在有的地区则完全可以进入重点大学。而以你的学习能力和基础,也是完全有能力完成重点大学学业的。但「权威」根据政策告诉你,你只能上普通大学。很多人就认了,于是就忘记了自己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其实丝毫不比那些重点大学的同届学生差,也就放弃了自己成为「重点」的机会和信心,也放弃了继续努力。最后自证预言,「你说我不行,我就是不行」。
只有少数人没有迷信权威,被权威所困扰,而是坚信自己的优秀,没有被学校、专业所羁绊,坚持学习、努力成长。很多成功者的优秀,并非师出名门,更多是靠自身的努力,有的甚至连文凭都没有。
我们今天并不缺乏自学成才的正面教材,他们不光自学,而且是终生学习。有的虽然没有迈进大学校门,但他们对于学习的态度和坚持,所达到的高度,自己就成了值得别人学习的一所「大学」。
一般大学四年下来,大概总共50门左右的课程,其中还包括很多没用的、甚至内容值得商榷的课程设置,将来能用到的教科书知识其实十分有限。
怀特海说,「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比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知识的学习来塑造能力,这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教育的本质,是自我成长。学校教育,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让孩子学会怎样自我成长。
教育公平,听上去很美好,实际上说不清理还乱。在家长和社会普遍有名校情结、名校资源行政垄断下制造的一剂毒药便是——自我认知的严重低估。这恐怕比教育公平问题还要严重,因为它隐藏地更深,家长和学生们更不易察觉,危害也更大。
家长们,是不是该醒醒了?
2016.05.20
经济观察、教育读书,总会让你不虚此行。